“百花杯”摄影大赛拍摄参考
史家营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,百花山东麓,总面积110平方公里,西北与门头沟区接壤,南接霞云岭乡,东临大安山和佛子庄乡。全乡辖12个行政村,11268人。这里曾经是闻名遐迩的煤炭之乡,2010年5月,按照首都建设世界城市总体要求,完成了传统采矿业向现代生态旅游业的华丽转身,开启了实施乡景合一、全面建设国家5A级生态特色旅游区的新篇章。
史家营乡地处太行山系百花山脉东南麓,地势西高东低,境内山峦起伏,沟壑纵横,山体走向为东北—西南,百花山最高处海拔1991.18米,最低处位于柳林水村,海拔395米,山峰高度一般都在海拔500—800米之间,属低山地貌。地处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,山地较凉爽,年平均气温10.8℃。盛夏时节平均气温24℃,飞落的山泉和漫山郁郁葱葱的森林,形成了一片远离尘嚣、隔绝人世的清凉世界。
圣莲山园区: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―圣莲山,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,占地面积28.1平方公里。“道家风骨佛光照,奇峰峻石圣水灵”,这是圣莲山的真实写照。南天门一峰分两分院,佛门、道家两重天。早在明朝时期,佛教便在山上建宫立庙,名为胜泉寺。相传摩诃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,食圣米、饮圣水而得道成仙,所以佛教在当时非常兴旺;随之道教也落脚于此地,后建蟠桃宫于胜泉寺的后山北侧,俗称北庙,观中主持善于医道,又有圣水洞之圣水有调理百病,延年益寿之功效,故此名声大噪,进香朝拜,寻医求药者络绎不绝。在民国时期尤为鼎盛,当时的达官贵人、艺术名家也慕名而来,而且不惜重金建别墅于观中,至尽旧址尚存。
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,不仅有北京地区典型的海相沉积构造、固态流变构造、独特的“圣米”、壮美的地表岩溶地貌、精巧的地下岩溶洞穴,而且这里秀峰翠叠、峡谷纵横,高大的石壁犹如画屏,飞落的山泉似彩球飞舞,漫山郁郁葱葱的森林,把它装扮成一个清凉世界,自古被人誉为:“京西小五岳,雄险奥绝秀”。圣莲山自然景观优美,人文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。明清以来,这里在峭壁和赤峰上先后建有古星观、圣米石塘、圣母宫、圣水洞、蟠桃宫等佛道建筑群。
景区内修建有旅游公路,在28盘起点处建有长642m的空中索道。景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10.8℃,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。区内水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裂隙水,北庙圣母宫和南庙圣水洞均有清冽甘润的岩溶泉流。植被为地带性落叶阔叶林,林木覆盖率高,达70-90%。野生植物有700多种,主要树种有漆、榆、山杨、白桦、辽东栎、胡桃楸等。野生动物有130多种,以华北地区常见动物为主。
百花山园区: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3A级旅游景区―百花山,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,距北京市区110公里。属太行山北端,小五台支脉,海拔高度1991米,拥有花、路、云、光、寺五大景观,被誉为“仙山神韵,上帝花园”。
百花山,明称百花坨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,四季特征明显,昼夜温差大,年平均气温10.8℃,1月份气温最低,平均约为-5℃,7月份起为最高,平均为22℃。年降水量700毫米以上,全年无霜期约为200天。这里植物有706种,450属,110科,其中科属占全市的60%以上有”华北天然植物园”的美誉。山上野花繁多,众多的花卉植物成就了百花山三季花香,位于顶峰的高山草坪,生长着40余种草甸植物,5月—8月是野花盛开的季节,山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里,分布着山桃花、山杏花、红杜鹃、暴马丁香、金莲花、太平花,锦带花、三亚绣线菊等花卉植物。每到秋天,花果飘香,层林尽染,可谓“秋日枝果累,遍地菊花开”。百花山的盘山公路就是一大景观,上山道路蜿蜒起伏,峰回路转,平均每前行1公里,海拔高度就上升100米,被游客形象地称之为“空中走廊;”山路“龙回头”、“凤摆尾”两处,具有龙凤呈祥之美意,更是独具匠心,给人以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的玄妙之感。景区内主要地质景观有:天然长城、母子石、镇山石、驼峰、文殊像等。百花山的气象景观丰富多彩,在山顶可以看日出、观云海、赏“佛光”。据史书记载,早在唐朝后期就有了建庙的历史,山顶上的“护国显光禅寺”,“娘娘庙”历史久远,香火旺盛,是北京海拔最高的寺庙,每年阴历五月十八至二十五都将举办盛大的传统民间庙会。
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;山不在高,有花则美;山不在高,有景则秀。百花山,有仙、有花、有景,则风情万种,则与众不同……
瑞云寺园区: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房村,素有“小西天”之称。建于辽代,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。该寺历代为佛教胜地,民国初改为道观。山门是单间无梁殿,“瑞云观”3字由曹锟所书。寺中保存元代“故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功德碑并序”碑。碑记文字有2600字之多。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。
旅游产业:文明、靓丽、和谐、富裕的古朴村落独具魅力,山居民风、村容村貌、佛道文化、文明礼仪充分彰显了特色山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。旅游产业作为煤炭产业的替代产业,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,以圣莲山、百花山、瑞云寺为依托,以峡谷部落村、千亩白桦林、太极村为补充的北斗七星式的旅游发展新格局。依托生态旅游产业拉动,柳林水、莲花庵、青林台、杨林水民俗旅游村初俱雏形,黄芩谷、黄芩茶加工、青林台酱菜、野葡萄沟、樱桃谷、麻核桃、柴鸡笨猪养殖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。